整個歐洲歷史由希臘—羅馬—中世紀—文藝復興—工業革命這幾個單詞串聯起來。

希臘和羅馬文明發源於地中海和愛琴海沿岸。希臘相當於中國的夏商周時期,羅馬相當於中國的戰國和秦漢時期。這兩個時期,藝術、文學、哲學高度發達,羅馬的元老院成為西方議會制度的雛形,最牛的時候,整個歐洲是羅馬帝國的後花園,地中海是游泳池。
大概到了中國的南北朝時期,強大的羅馬帝國分成了兩半:東羅馬、西羅馬。日耳曼人,即所謂的蠻族(包括東西哥特、條頓、汪達爾、法蘭克、盎格魯-薩克遜等種族),向南遷徙,公元476年滅掉了西羅馬帝國。而東羅馬帝國又延續了一千年,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滅掉。西羅馬滅亡後,輝煌的希臘文明中斷,中世紀開啟。
日耳曼蠻族建立了諸多小國,其中一支,是法蘭克人(不是法蘭西人)建立了法蘭克王國。後來,大致相當於唐朝時期,這個國家出現了一個超級大佬,查理曼大帝統一了西歐諸國,後來他被畫到了撲克牌上,即紅桃K(知識點:黑桃K是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的大衛王,梅花K是馬其頓國王的亞歷山大大帝,方塊K是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)。
好景不長。按照日耳曼人的遺產均分制,查理曼把王國分給了三個孫子,好不容易統一的歐洲又分裂成了西法蘭克王國、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。這三個國家就是法國、意大利、德國的雛形,這次分家奠定了後來歐洲的格局。
東法蘭克,即後來的德意志,內部仍然四分五裂,諸侯爭霸。大致到了中國的宋朝時期,其中一個諸侯坐大,不但成為德意志的大哥大,還經常到隔壁的意大利砸場子,即奧託大帝。他覺得自己跟當年的羅馬帝國一樣牛,所以就在教皇的授權下,把德意志改名為「神聖羅馬帝國」(962年正式命名,直到1806年被拿破崙正式摧毀),這是德意志的第一次人生巔峰,被稱為「第一帝國」。後來的希特拉建立的所謂「第三帝國」,即從此處論。
中世紀除了國王、皇帝之外,還有更牛的存在,即教皇。羅馬皇帝將基督教作為國教,日耳曼人也皈依了教皇,從此基督教成為中世紀的信仰主體。但後來,西亞出現了伊斯蘭教,佔領了聖地耶路撒冷。教皇不干,開始組織遠徵,歷史上稱為「十字軍東徵」。連續八次東徵,最大的成就是把西班牙的穆斯林趕走,卻最終未能收復耶路撒冷,當然,這一過程客觀上也帶來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。
就這麼延續了許多年,人們回過味來:不對勁兒啊,我們天天叨咕上帝保佑,但上帝好像不在線啊。黑死病讓歐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,但也沒看到上帝來拯救啊。當年希臘、羅馬不拜上帝,一樣玩得很high,文明高度發達,比我們現在好多了。於是,思想覺醒,文藝復興開始。
文藝復興,始於藝術。達文西、拉斐爾、米開朗基羅,三傑開始把人當做人而不是神來塑造。宗教信仰被打破,藝術、哲學成為生活的主角。這時,有一個網紅出現了,他寫了一本《馬可波羅遊記》,紅遍歐洲。在書裡,他號召人們:去中國吧,那裏遍地黃金!歐洲創業者們開始想方設法去中國。
他們首先走陸路,但後來發現,東羅馬帝國已經被一個奧斯曼土耳其的穆斯林政權滅掉了,此路不通。後來開始想其他辦法。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比較擅長航海,於是,大航海時代到來。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,航海容易迷路,比如哥倫布一直到死,都認為他到的不是美洲,而是印度。
就這樣,歐洲人滿世界打轉,大開眼界,長了不少知識。由此,人們開始對科學產生興趣,天文、地理、化學、物理、生物,都開始發展起來。後來一個叫瓦特的人,改良了蒸汽機,整個歐洲結束了用手搬磚頭的時代,進入工業時代。
隨著工具的進步,除了世襲貴族之外,資產階級、有錢人變多了,人的思想也開始發生變化,政府和人民的矛盾越來越激烈。難道是領導不行麼?英國先換了領導,把國王推上了斷頭台,後來國王變成了吉祥物,真正的大boss是背後的議會,這叫做君主立憲。法國人更徹底,經過大革命,把皇帝徹底幹掉,這叫做民主共和。
後來法國出來了一位少校出身的拿破崙,他號稱是資產階級皇帝,保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。歐洲其他國家不服,建立了反法同盟。滑鐵盧之後,拿破崙倒台,歐洲又過上了沒有大佬的幸福生活。
期間德意志成功逆襲。但德意志並不是鐵板一塊,內部幫派林立,諸侯眾多,直到出現了一個老司機俾斯麥,用武力率領普魯士擊敗了奧地利,武力統一了德意志,並且擊敗了法國,人稱「鐵血宰相」,一手建立了德意誌第二帝國。